找東西最快的方法就是找別的東西;
失物會在最後找的地方等你;
而那地方恰好是你第一次找的地方,但當時就是沒看到;
如果丟掉的東西找回來,一定有別的東西會不見。
好判斷力來自壞經驗,
而好經驗卻來自壞判斷力。
事情總是沒時間做好,卻總有時間重做;
工作裡最難的莫過於別管閒事;
工作不管做多少,總是被嫌不夠多;
而沒做到的,總是比做了的重要。
問題再簡單只要開夠多次會來討論,都可以變得無法解決;
把計畫搞砸的方法一旦提出,最後都會被大家推舉為最可靠的解決辦法;
等計畫給那個解決辦法搞砸了,所有當初為那個方法背書的人都說:
「我當時真該把心中的疑慮說出來。」
別跟傻子爭論,旁人還以為你們是同類;
說服不了別人,就把他們搞糊塗;
不管謊話被揭穿多少次,總有固定百分比的人信以為真;
智慧在於知道何時避免完美。
巧妙的言詞後常常埋伏著模稜兩可的語法;
只要請教夠多的專家,什麼看法都是對的;
如果好建議與壞建議分得清,就根本不需要建議;
決定不做決定也算一種決定;
管理人的存在,就是要在政策上做明智的例外。
股價的漲幅總與自己買進股數成反比;
任何高度發展的科技都跟魔術毫無差別。
任何創新的想法──不管在科學政治藝術或任何領域──都有三個反應階段:
「這怎麼可能──別浪費我的時間。」
「有可能,不過不值得做。」
「我早就說是個好主意嘛!」
人有兩種:一種人把人分兩種,而另一種不這麼分。
好原則最初的範例總是比不上壞原則的來得完備;
不必親自動手的人總覺得天下無難事;
最簡單的想法會被用最複雜的字眼來說;
沒有答案就別製造問題;
瑣事趕著辦,大事放著爛。
任何改變起先都看起來很可怕;
越容易做的事越難改;
計畫完成了──也一定要等計畫完成──又來些新資料讓計劃非改不可。
拆永遠比裝簡單;
某台機器壞了,試給別人看的時候竟然就好了;
工具掉到地上,會滾到廠房裡最難拿的角落;
沒故障的東西就沒有辦法修。(You can't fix it if it ain't broke.)
任何蒐集來的資料裡,看起來正確無誤的數字,
根本不須查證的那些,就是錯誤的所在。
手邊總是要有一份資料紀錄──好讓人家覺得你在研究;
總是先畫曲線再編內容;
沒把握就要說得跟真的一樣;
實驗都可以重新來過──然後以同樣的方式失敗;
奇蹟不要相信──要依賴。
每當系統規劃完畢,就會來個該死的傻瓜想出法子,把系統整個破壞;
最有意思的結果只出現一次;
一再出現的結果並不表示一定成立;
檢查任何一串計算過程,你從哪端開始檢查,錯誤大半在另一端;
恢復的時間與破壞的時間成反比。
把人類視為一堆分子,就如同說莎士比亞的劇本不過是一堆字。
(To say a human being is nothing but molecules is
like saying Shakespearean play is nothing but words.)
例外永遠多於法則;
視為當然的例外總是會出現例外;
等大家都精通這些例外,無人會再想起當初這例外所屬的法則。
偷一個人的想法叫做剽竊,偷許多人的想法叫研究。
解決問題最好是用個概略的方法求出解答,再加減個百分之十,
千萬不要只為了精確的解決方法而根本求不出答案。
誰要是在哪個領域裡有重大貢獻又待得夠久,就會成為進步的障礙。
考試前看筆記,最重要的部分一定字跡潦草;
讀得越多,越拿不定標準答案是哪個;
期末考百分之八十的考題都出自你翹掉的那一堂課,
上的是你沒讀的那一本書;
口袋型計算機的電池一整學期都沒問題,期末考時卻沒電。
不想做的事,現在不停還等什麼時候;
值得做的事都值得昨天做。
信封和郵票要貼時黏不住,不要它們黏時又貼在一起;
重要文件為了向你展示其重要,會從你存放文件的地方跑到你找不到的地方;
一切過錯都會歸給上一個辭職或者遭到開除的人。
猶豫的人恐怕才對;
如果打字同時按了兩個鍵,不要的就會出現在紙上;
難得靠在椅背上鬆口氣,老闆就來辦公室巡視。
事情做最少的人功勞最大;
員工微恙的數目與組織的健康成反比。
資料歸檔了,知道在哪的就永遠都用不著;
資料如果未歸檔,要的時候就永遠找不到;
你才坐下來想喝杯熱咖啡,上司就找你做事情,等咖啡冷掉了才放你走。
早上十點前及下午四點後千萬別進行談判;
十點前顯得你浮躁,四點後人家認為你是狗急跳牆。
大家都這樣做的;
我不知道你急著要;
沒人告訴我開始動作;
我在等人家說可以;
我怎麼知道這件事不一樣;
這是他的事,不是我的;
等老闆回來再問老闆吧;
人難免出錯;
我以為不重要;
我實在忙不過來;
我不是跟你講過了嗎;
人家可不是花錢僱我來做這個。
幫人家的忙,結果變成你的事。
與火雞共事就很難與老鷹齊飛。
(It's didfficult to soar with eagles when you work with turkeys.)
另一排的隊伍總是動得比較快;
如果你跳到別排去,原來那排就動得比你所在的那排快;
要是你排在長隊裡,你後面的人都會換到另一列短的隊;
如果你排的是短行,前頭的人就會讓親朋好友插隊,於是又變成長隊伍。
進電梯不管站那邊,按鈕總在另一邊;
把東西放下來等,電梯就來了。
不管出了什麼差錯,讓觀眾覺得劇本就是這麼寫。
頭髮剪得越失敗,長得越慢;
如果哪件事要求全神貫注,就會跟某件非讓你分神不可的事一起來;
最有趣的展覽品總沒有說明標籤。
有些錯誤要到書出版了才會出現;
在販賣機前要是掉硬幣,一塊的會掉在腳邊,而五塊十塊的就不知道滾到哪去。
年輕只能一次,而幼稚卻可以永遠;
你幫朋友照的相一定美極了,但他幫你照的卻醜斃了;
雪中送炭人家一定不會忘記──下次下雪沒炭又想起你;
你不想遇見某人,跟此人相遇的機會就大大增加;
美德本身就是一種報應。
不必擔心別人對你會有什麼想法,
因為別人忙著擔心你對他們會有什麼想法都來不及了;
最後笑的人,大概是沒聽懂笑話;
人生裡美好的事物通常不是不合法、不道德,就是會使人發胖。
所有系統裡的壞處總有一定的量。
因此一方面改善了,像是減少貧窮與失業率,
另一方面的就會增加,像是犯罪率與空氣污染。
誰也沒有真正關心或者了解別人做的事;
人家正在氣頭上就別去安撫;
朋友有來有去,敵人只增不減。
住得最近,到的最晚;
膠布有兩種,一種貼不住,一種撕不下;
一樣東西拿穩了才可以放掉手上擁有的東西;
運動巨星轉到你心愛的球隊就暗淡,
無名小卒一離開你心愛的球隊的聲譽日隆;
如果你不投球,對方就打不到;
理論上行得通的動作,練習就做不到;
練習時做得出來的動作,比賽時就使不出來。
如果手上的牌哪個花色只有一張或者沒半張,對家就會叫那個花色;
最不想玩牌的人總是贏;
實力相當時你會輸;
不管輸贏,你都是輸家。
去的時間總是比回程多;
會開車時你才真的開始學會罵髒話;
什麼險都保了,除了出事的那項。
花最少功夫的菜人家最誇;
家事這種東西,有做沒人注意,沒做才有人注意;
洗刷半天的漬一定在另一面;
一分鐘有多長,要看你在廁所的裡頭或外頭。
如果有部電視影集你只看過一次,看重播時,播的還是你看過的那集;
你在門外翻鑰匙,電話就會響;
等你接了,正好聽到對方卡一聲掛斷;
撥錯的號碼一定不會電話中;
打算在回家路上吃的棒棒糖,一定放在袋子的底部。
喜歡就沒有你的尺寸;
喜歡也有尺寸卻不合身;
喜歡也合身卻買不起;
喜歡也合身又買得起,第一次穿就裂開。
才做想做的事就想做別的事;
怕什麼就變成什麼;
人生回頭看才能了解,日子卻得往前走;
有些事情不可能瞭解──不過你不可能知道是哪些;
大家如果仔細研究問題,就會發現自己也是問題的一部份。
~~~摘錄自莫非定律,Arthur Bloch著,林為正譯。
Saturday, February 21, 2009
莫非定律 (Murphy's Law)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